9月21日上午,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十五五”时期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农村金融研究》青年编委工作交流会。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吕学梁,青岛大学期刊社社长孙继国,经济学院副院长赵凯、金融学系主任姜伟、院长助理宫晓莉、院长助理杨喆出席会议。会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洪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垒,青岛市金融学会高级经济师李斌,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彭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田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颂吉,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吴本健,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教授许林,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沃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兰,《农村金融研究》执行副主编张洁颖、黄迈,《农村金融研究》编辑杨一帆等出席会议。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吕学梁、《农村金融研究》执行副主编张洁颖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经济学院副院长赵凯教授主持致辞环节。张洁颖代表杂志对特邀专家、青年编委、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编辑团队前期在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相关研究情况,并期待与会专家围绕“十五五”时期如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积极建言献策吕学梁向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的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本次会议聚焦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切中时代命题,也更凸显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的深远意义。





第一个环节是特邀专家主题发言,由青岛大学期刊社社长孙继国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洪波教授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学属性,提出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逻辑与路径,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垒教授总结了金融支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做法,并提出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动蓝色金融标准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青岛市金融学会高级经济师李斌介绍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青岛实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加快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落地的具体建议。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姜伟教授分享了近期研究成果,认为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建议政府层面考虑将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环境评估和政策框架。








第二个环节是青年编委交流发言,由《农村金融研究》执行副主编黄迈主持。与会青年编委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分别作交流分享,他们一致认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十五五”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财政和金融协同、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并针对细化政策和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碳市场、优化金融资源供给、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十五五”期间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农村金融研究》青年编委工作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深度研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支持路径、学科建设等核心议题,既凝聚了跨领域学术共识、分享实践经验,又搭建学界与业界联动桥梁,精准契合“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需求,为构建可持续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贯彻落实相关战略部署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