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分别公布了专业学位入库教学案例名单。经济学院教师教学案例在此次评选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入选2篇入库案例、2篇提名入围案例。
姜伟教授的教学案例《万亿金控轰然倒:中植系祸从何来?》凭借其深刻的行业洞察、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精湛的学术质量从全国各金融专硕培养单位提交的1133篇有效案例中脱颖而出,这是经济学院首篇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入库案例。
李涛副教授的教学案例《老去有谁怜,长护来守关——青岛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探究》案例凭借其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入选保险专业学位教指委入库教学案例,刘学宁副教授的教学案例《网红隔离险溯源——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反思》与王梅欣副教授的教学案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践探究》入选保险专业学位教指委提名入围教学案例。本次全国保险专业学位教指委共评选出23篇教学案例入库,11篇提名入围案例。
近年来,经济学院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建设工作,积极鼓励师生参加教学案例撰写和案例大赛等相关工作。此次教学案例的成功入库,充分展示了学院案例教学与案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对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打造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和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姜伟 教授
教学案例:《万亿金控轰然倒:中植系祸从何来?》
案例简介:案例以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为背景,选择中植集团为分析对象。以合规合法的监管机构金交所以及伪金交所为切入点,逐步解析了中植集团如何能借道金交所筹资千亿,到最后又为何会“东窗事发”沦为负债千亿,从前程万里到穷途末路,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皆在其中。案例最后对金交所以及伪金交所的漏洞缺陷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关应对措施,这对弥补监管缺陷,完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意义重大。

李涛 副教授
教学案例:《老去有谁怜,长护来守关——青岛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探究》
案例简介:案例旨在通过普通居民视角,以青岛长护险资金流转为载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长期护理保险这一社保“第六险”,深入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运行机制,以及保险理赔的运作过程。同时,引出当前青岛长护险所面临的资金可持续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险风险管控方式,探索社会保险资金可持续性运作模式。通过与日本、美国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比,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新思路。

刘学宁 副教授
教学案例:《网红隔离险溯源——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反思》
案例简介:案例以众安保险“爱无忧”新冠隔离险产品创意、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显现及处置为主线,讨论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过程中风险识别与衡量、可行性分析、产品调研与设计策略、风险控制、产品定价以及产品上线后超赔风险处置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过程,思考新冠隔离险的可保风险及亏损原因、保险产品风险控制方法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风险显现后可能的处理方式以及保险监管对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态度与做法。

王梅欣 副教授
教学案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践探究》
案例简介:案例以某家庭长期护理需求作为引入,分析了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待遇报销和实施现状等。通过该家庭申请家护和院护的经历,以及使用体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养老机构的职能,以及家护、院护模式的优劣。引导学生思考该制度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养老的重要性,进而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