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青岛红色金融文化资源,传承革命精神,4月20日下午,经济学院红色金融宣讲团赴中山路研学,开展“探寻红色金融印记,传承百年革命精神”主题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历史建筑、研读珍贵史料,深入了解青岛金融业发展历程及背后的红色故事。

在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同学们重点参观了“商业母脉”专题展区。展区内陈列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金融机构的业务凭证、账簿等珍贵文物,其中一份1946年的贷款合同引起大家特别关注。这份合同显示,当时银行以极低利率向民族企业发放贷款,体现了金融支持实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随后,团队实地走访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金城银行等历史建筑旧址。这些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更见证了特殊历史时期金融人的爱国行动。“看到这些历史实物,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金融报国’。”金融专业孔俊杰同学感慨道,“前辈们在艰难环境中仍坚持专业操守、心系民族大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保险专硕的向昕蓓同学则表示:“这次溯源之旅的主题活动让我明白,金融工作不仅要精通业务,更要胸怀家国。”

活动中,师生们还就“新时代经院学子的使命担当”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红色金融史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对当下金融从业者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能够引导青年学子从中汲取力量,在专业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